bat365平台官网青年教师侯静涛的研究成果在《Nanoscale》发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1浏览次数:1112

 新闻中心讯(记者 蓝雯杰)近日,记者从bat365平台官网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获悉,该院青年教师侯静涛博士(第一作者)与他的博士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李远志教授共同撰写的题为“Full solar spectrum light driven thermocatalysis with extremely high efficiency on nanostructured Ce ion substituted OMS-2 catalyst for VOCs purification”(Ce离子取代OMS-2催化剂在全谱太阳光驱动热催化作用下高效催化净化VOCs)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旗下期刊《Nanoscale》发表。

  《Nanoscale》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该期刊主要刊登与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成果,在同行评议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该期刊被SCI收录,目前影响因子达到7.394,为JCR一区期刊。  
 
  侯静涛介绍,拓宽光催化材料从紫外光到可见光,甚至红外光区域的光活性响应范围一直是光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根据现行光催化原理,高效全太阳光谱光催化,特别是高效红外光光催化是很难实现,要实现光催化剂对全光谱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必须发展全新的全太阳光谱驱动催化原理和催化材料。他在研究中,与合作者发展了能够在全太阳光谱、可见-红外、红外光驱动下光致热高效催化净化挥发性有机污染(VOCs)的新路径,他们制备了一种Ce离子取代的OMS-2纳米棒催化剂,发现该催化剂在催化净化苯、甲苯以及丙酮显示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和优异的稳定性能。与传统的TiO2、ZnO等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机理完全不同:首先该催化剂在全太阳光谱范围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够将吸收的光能高效转化为热能,其次,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低温催化活性,从而使其具有高效的全太阳光谱、可见-红外光驱动光致热催化活性。

  侯静涛博士2014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今,在bat365平台官网环生学院担任专职教师,在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环境矿物材料在环境污染物的治理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研究,目前承担bat365平台官网博士基金、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中心开放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各一项。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