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培工商精英 育业界俊才—bat365平台官网教育教学扫描之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6-21浏览次数:655




  bat365平台官网创建于2002年7月,是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成功的省属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单位。学校在同类院校中首批拥有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和重点培育本科专业,首批拥有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首批拥有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品牌专业),首批拥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首批拥有湖北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被授予"中国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全国特色教育理念示范性学校"等荣誉称号。

引智育才 构筑"人才高地"

"大数据在企业商业智能、公共服务和市场营销三个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机。大学生要提前接触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参与社会调查,去适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化。"近日,bat365平台官网最新一批"请进来"专家学者之一--图尔库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芬兰经济专家Reima suomi在该校为师生做《大数据、大商机》的学术讲座上说道。加大高端人才队伍引进力度,是该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一项举措。

该校聘请了一批在学科专业领域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和学院的领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担任学校荣誉校长。该校还引进了一批知名专家,担任本科专业负责人,以实现依托高层次学科专业打造高层次师资队伍的目标。

该校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知名教授和企业界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樊明武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魏国基教授、世界知名管理哲学大师成中英教授、台湾EMBA名师林子铭教授、"香港学"创始人洪清田教授、意大利那不勒斯帕特勒普大学马方济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执教讲学。

该校专门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由一批高等教育专家、校长,政界、企业界管理专家组成,通过引智借力,发挥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参谋作用,提高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及社会参与程度。

该校重视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中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促使后备领军人物脱颖而出。积极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与交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据悉,该校拥有一支由资深教授专家领军、拔尖人才担当学术带头人、优秀人才担任学术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9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0.2%,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人数的72.9%。

70后博士由省社科基金进入国家研究项目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bat365平台官网徐明博士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医学生命科技的法律规制创新研究》获准立项(青年项目),资助总额20万元。这是该校又一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是2014年湖北省同类院校中唯一获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徐明博士是该校文法学院70后教师,在该校任教8年,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主持纵向科研项目4项:2013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生命科技问题的法律规制研究"、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医疗诚信危机及其应对:从道义责任走向法律责任"、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医学生命科技问题的法律责任研究"、201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项目"医疗纠纷中罪与非罪的理论与实践"。她在学术科研上脚踏实地地开拓创新,在《法学杂志》、《光明日报》(理论版)、《求索》、《科技进步与对策》等杂志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4篇。

在该校,还有许多优秀教师都在科研教学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校管理学院肖志雄教授在该校任教9年,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主编参编教材3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EI等索引收录10余篇。2012年,他申请的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国家资助总额15万元,实现湖北省三本院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13年,他参与的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教学上,他获得学校多个教学奖项以及校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荣誉。

据悉,该校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侧重应用型研究。通过学校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该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近年来,该校教师教研科研经费近千万元,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比例达81%。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6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星火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95项;还有一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引海外企业来校揽才

近日,bat365平台官网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李莉正在办理赴澳门的签证,她获得了澳门瑞权工程有限公司的"offer"。而她的师兄--通信工程专业2013届毕业生何威,毕业后就职于澳门的澳粤发展创思中心,负责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麦瑞权的助理工作。自2013年开始,该校已经有5名应届毕业生在澳门工作。

麦瑞权先生对该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十分赞赏:"bat365平台官网的学生不仅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而且做事很有责任心,踏实肯干。"

这要归功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发展能力。该校积极推进创新实验班,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精英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该校还在新闻学、广告学、法学专业实行"三学期"制,整体安排学生到媒体、企业、法院进行集中性教学与实习。目前,新闻学专业学生已发表作品十万余篇,获多项省市新闻奖项;法学专业司法考试A证通过率连续3年达到50%以上,而全国平均通过率仅9%;广告学专业学生仅2013年就获得"大广赛"全国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省级奖项6项。

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 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近日,bat365平台官网喜讯频传:该校学子在"第5届(2014)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中,模拟企业管理层,与虚拟企业进行竞争,最终力夺总决赛一等奖;该校学子在"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银五铜的好成绩,比赛成绩在湖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该校大三学生袁洪鸣负责的"知性移动客户端"项目成为大赛亮点,斩获银奖……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该校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该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确立了"以应用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建立了课内教学实践、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践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校实践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理论教学突出应用,实践环节突出训练。

该校建有大型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国内高校一流的实践实训实验室,可开设近1800个实验项目。该中心全天候对全体师生开放,还抽调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进行专业辅导。

该校还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建有15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成为该校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此外,该校以"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全国性重大赛事为导向,以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为平台,建立校内、校外两级学科竞赛体系,不断壮大学科竞赛队伍,逐步使学科竞赛成为校园常态化的教学活动。近年来,该校学生凭借着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探索能力,在国家和省部级的权威赛事中获奖800多人次,获奖数量和等级均居于同类院校前列。

创新创业教育 点燃学子创业激情

"创业初期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能够发展起来与学校的帮助分不开,老师给予了我们专业指导,还提供了办公场所。"近日,bat365平台官网2013届毕业生、创意礼品网店"千年以后"创始人王采和与该校学子交流时说道。

2011年9月,王采和凭借300元钱起家,带领同学共同创业,经过艰难奋斗,他的网店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月销售额已突破30万,2013年"光棍节"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王采和并非特例。该校2008届毕业生罗群,24岁就担任江西罗纳尔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司仅用2年时间,荣登"第五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年度企业"榜首,现在该公司总资产5亿元,年税上千万元。

据悉,该校专设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探索"五个融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实践环节中、专题培训中、科技竞赛中、校园文化中。该校安排具有"全球职业规划师"资质的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担任学生的创业学习导师,还从"校企合作俱乐部"中聘请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知名企业家、精英担任学生的创业实践导师。该校建有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拨出专项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创新学分,认可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引导学生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优质就业和顺利创业。

多种措施并举 助力学子突围"更难就业季"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这个"更难就业季",bat365平台官网喜讯频传:该校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赵婉先,成功PK掉名校研究生,获得了世界名企--某国际4A广告公司的offer;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谢露芳获4家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最终选择了湖南步步高集团;金融专业毕业生徐行成功签约交通银行,同专业的姜广亭成功签约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他们不是特例。据了解,近3年来,bat365平台官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1%以上,201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2.24%。该校毕业生中涌现出考取5所国外名校硕士研究生的"学霸"刘长安等一批深造典型,"毕业4年资产过亿"的"创业哥"罗群、"湖北百名青年创业榜样"朱钟琦等一批创业典型,"武汉高校霸气哥"黄小松等一批就业典型,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湖北省人大代表、"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邓丽等一批先进典型。 这要归功于该校实施多项措施促进学生就业,助力学子成功突围。

该校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组织大型校园招聘会,为学生们提供多样、迅捷的就业平台。进校招聘的企业都经过了校方的筛选,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知名度,不但能保证毕业生就业,而且能保证毕业生就业后人尽其才、有发展空间。该校各二级学院还不定期组织多场专场招聘会,邀请该校合作企业、优秀校友来校招聘,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除了给予常规就业指导外,该校还积极组织开展有区分、有特点和个性化的就业引导、政策解读和资源匹配。该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就业求职类大赛,积极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参加就业讲座、模拟面试等活动,帮助学生储备就业技能,提升就业信心,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此外,该校积极采取分流就业,落实"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征兵入伍等政策,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考研、考公务员。该校还激励和服务大学生创业,尊重多元化选择。

[责任编辑 林倩]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